历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它们分别是哪九个?

 人参与 | 时间:2024-06-18 19:27:27

在我国历史上,馊主意曾出现过许多精彩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其中一些荒诞又搞笑。上著馊们放到我们今天来看,分别简直就是馊主意古人出的“馊主意”。

据后人总结,历史其中有这样9个“馊主意”,上著馊们可以说是分别一个比一个“馊”。

这9大“馊主意”究竟有着怎样荒诞的馊主意内容,以至于能够遗臭千年?



先焚书后坑儒

首先第一个就是历史与始皇帝有关的焚书坑儒当时秦始皇先是上著馊们下令焚烧了许多书籍,比如历史古籍、分别医药、馊主意农学等古籍,历史除了这些全部烧毁。上著馊们

尤其是当时著名的儒家经典著作,秦始皇下令全部烧毁,而且还不能讨论相关内容。



焚毁完书籍后,接下来就是坑儒。

当时国内有不少儒生和方士们经常宣传秦始皇的不好,也就是故意诽谤他人。

秦始皇见状自然不能容忍,于是他就趁机杀害了不少这样的人。



秦始皇之所以进行焚书坑儒,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让大家逐渐适应大秦统一后的生活。

这么做虽然有一点点用,但带来的更多是人民的强烈不满,所以焚书坑儒其实相当于加快了大秦灭亡的脚步,这招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成人之美害自己

接下来这个“馊主意”涉及到我国历史上一场著名战役,他来自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场战役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不过从深层解析的角度来看,曹操其实不是被孙刘两家联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何以见得?



这场战役决定了曹操是否能够一统天下,所以人家对这场大战自然很是重视。

这次涉及到了海上作战,曹军当时虽然是陆军天下第一,但他们在水战方面却差远了,所以为了增加容错率,曹操便把各大战船用铁链连接了起来。



就是这么一连,直接烧出了周公瑾的名声。

这么一说,也有点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实曹操他们就是对水战方面的知识储备太少了,所以才犯了这个低级错误。



首次引外敌进中原

下面这个“馊主意”涉及到了西晋时期的一个著名事件,它叫五胡乱华。

很早开始,就有国家设防阻止外面的游牧民族入侵,修建长城就是为了这个。

在各国和众多王朝的努力下,外来游牧民族一直无法进入中原,享受这人间仙境一般的地方。



或许这些游牧民族也没想到,混乱的三国时期他们没打进来,居然在统一的西晋时期打进去了。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

由于太傻,朝中大权一直掌握在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手中,这个女人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丑女。



因为贾南风掌权,搞得全国上下乌烟瘴气,于是那些藩王们就想杀掉贾南风夺权,接着就有了八王之乱。

也正是因为乱成了一团,所以游牧民族看到机会后进来了,这可是几百年来第一次啊,也算是第一大耻辱。



民族之耻、皇帝界的大耻辱

然后这个也是耻辱,它叫靖康之耻,真是臭事都凑到一起了。

虽然说许多王朝灭亡时很惨,但要说最惨的,那北宋绝对有话语权。

北宋最后的两位皇帝徽钦二宗居然被敌人给抓走了,他们带着沉重的镣铐,被放羊似的任意驱赶着。



等被抓到金人那里后,两位皇帝还被迫进行了屈辱的“牵羊礼”,这一次,脸又被丢光了。

不过幸好宋朝还没有完全灭亡,之后南宋也是跟着蒙古人一起灭掉了金国,当年的耻辱也是终于彻底洗刷了,果然报应还是有的啊。



北宋的皇帝们大部分还是挺有能力的,只是他们各有不同而已,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是打仗厉害。

而行过“牵羊礼”的宋徽宗呢,他虽然治国不行,但人家在琴棋书画方面的造诣极高,只能说各有各的长处吧。



让一个艺术家去治理国家,这多少太牵强了,人家本来就志不在此。

当然了,这也和北宋当时的风气有关,毕竟是重文轻武的国家,到最后打不过强敌也算正常,能打过才叫不正常呢。

但是谁又能想到,国家没了皇帝还被掳走,像极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自己害自己

接下来是一个自己害自己的故事,也算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一个最根本原因,它就是著名的闭关锁国政策。

其实从明朝开始,海防的管理就已经开始严格了,闭关锁国的雏形就此出现了。



明朝那时候虽然多次禁海,但正常的海上贸易还是有的,而且挺频繁,因为根本管不过来。

但到了清朝时期海禁越来越严格,但还没到完全禁止的那种地步。像“千古一帝”康熙在位时期没少跟西方那群伪君子们来往,转折点就在乾隆时期。



自从乾隆上位后,他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来往,像英国国王给他写信,乾隆看到后根本不屑一顾:“我们天朝物产丰富,哪还需要你们那点破烂?”

当时人家乾隆的确有嚣张的资本,毕竟有钱嘛,但后面就不行了。



从乾隆在位后期开始,大清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人家英国,则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革命,没几年国力就已超越了大清帝国。

这就是闭关锁国,不仅是一个自己害死自己的“馊主意”,还害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导致老百姓们过上了数十年的压迫生活。



戏诸侯灭自己

上面这几个“馊主意”都是因为自己导致的,而接下来这几个,是听了别人的鬼话导致的。

首先登场的就是西周末年有名故事烽火戏诸侯,这一戏,直接把西周戏成了东周。



据说周幽王有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叫褒姒,这个美女虽然很好看,但就是不爱笑。传说,女孩子经常笑可以让自己越来越漂亮。

周幽王见状很是心疼,他怕褒姒哪天想不开跳楼了,于是在一个大奸臣虢石父的建议下,周幽王让士兵们点着了各大烽火台。



众诸侯见状以为幽王遇到了麻烦,于是他们赶紧整顿军备出发来勤王了,结果他们只是看到了褒姒的嘲笑。

周幽王见褒姒那沉重的嘴终于咧开笑了,于是他就让士兵经常点着烽火台戏耍诸侯。



诸侯们被戏耍了几次后,等到周幽王那里真的出事需要他们救助时,大家看到烽火后谁也没去,最后周幽王被敌人杀死,真是罪有应得大昏君一个,而褒姒则被敌人掳走了,可想而知她的后果。

好主意成就他人,馊主意害人不浅啊。



狼狈为奸

接下来这个故事与秦二世继位有关,当年秦始皇临终前,遗旨中是要将皇位传给长子扶苏,但后来遗旨内容被改了。

首先有这个想法的是李斯,原因就是两人的理念不符。

扶苏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重,而李斯很喜欢用强硬的法律治国。



李斯怕的就是,万一扶苏上位后两人思想理念不符,他的宰相职位没了怎么办,毕竟走到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

然后有类似想法的就是奸人赵高,他和扶苏看不对眼,所以他也怕扶苏上位后自己失去了这一切,于是他就威胁李斯改遗旨。



就这样,狼和狈走到一起了,这注定两人不会干出什么好事。

最后李斯把遗旨改了,也就是让秦二世继位,然后借机处死了扶苏、蒙氏兄弟等人以绝后患,实在是太奸诈恶毒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削藩灭自己

最后这两个“馊主意”都发生在明朝,而且哪一个影响还都挺深远,其中第一个就是著名的削藩把自己给削没了。

朱允炆继位后,他太害怕自己那些权力大的叔叔藩王们了,尤其是权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于是他就询问那些庸臣们怎么办。



既然他们权力大,那就削弱他们的权力呗,朱允炆也觉得是这样,于是削藩运动就开始了。

就是这一削,直接把朱棣给削急眼了,于是燕王变成了“活阎王”,轰轰烈烈地靖难由此正式开始。

本来朱允炆不削藩还没事,这可倒好,直接被推进了火坑里。



关于朱允炆最后的去向,至今依旧是说法不一,有人说他跑了,有人觉得他死于战乱。

不管怎么着吧,都是因为听信别人的鬼话才落得如此下场,这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太无知了。



外出留学的大明皇帝

接下来这位更是非常炸裂的存在,炸裂到跟靖康之耻差不多了,这个“馊主意”的主人公就是大明战神朱祁镇,为数不多出国留学还能回来的男人。

得知北方游牧民族来犯,朱祁镇听信奸人王振的建议,居然御驾亲征去了。



借着这次外出打仗的机会,王振还请求朱祁镇到自己老家转一圈,这简直太荒唐了,都把打仗当成外出旅游了。

最后朱祁镇战败被敌人俘虏走,在敌方阵营中受尽屈辱,没了利用价值后,又被放了回去,朱祁镇的这段经历可谓是满满的耻辱感。



以上便是让人回味无穷的九大“馊主意”,有的是因自己而导致,有的就是纯纯被他人给害了。

所以做人啊,一定要懂得明辨是非且头脑时刻清醒,否则就是大明战神、周幽王和朱允炆那样的下场。